第一读书

第六十二章 百万雄师

8个月前 作者:amoky

秦王政九年,赵政终于让梁儿再次入了冀阙大殿。

然而她重入冀阙的第一日,就听到了她最不想听到的消息。

过去一年多,秦国的内战打得热闹非常,赵国见着近日秦又归于平静,便想着要把秦国的伤疤再揭开看看。

为了唱得一出好戏,赵王偃专程跑去了饶城,大肆张扬,追封逝去的秦公子成蛟为赵国长安君,以此羞辱秦国。

只是,如此作为,又将屯留之战由内战升级为联赵反秦,成蛟也莫名被加了一条叛国之罪。

梧木亭中,梁儿的琴音较平时忧伤凝重。

成蛟一直以来都被夹在多股势力之间。

因这些人的自私互斗而害他获罪冤死。

在这战国的宫廷之中,如他那般心思纯净的人,纵使心有七窍,也依旧防不住八面暗箭……

是否只有像赵政那样,将心化作铁石,抛下所有感情,才能换来生的希望。

梁儿眼神变得坚毅,指下力道骤然增大,琴声霎时有如洪钟长鸣,播散至凤凰莲池的每个角落,就连不远处树林中的数十鸟儿都振翅齐飞,在凤凰池的上空久久徘徊。

“你听,那琴音这般宏亮,可是来自田美人的'号钟'名琴?”

一个年轻的宫婢兴奋的问向身边之人。

那人相对年长一些,她摇摇头道:

“不,那是凤凰池的方向,咸阳宫中能获准在那里抚琴的,仅大王身边的侍婢梁儿一人。”

“那琴怎会……?”

年轻的宫婢不解,当世又有什么琴能达到“号钟”那般。

年长的宫婢寻着琴声望去,眼中尽是艳羡之色。

“那琴是沉世已久的周朝名琴——'绕梁'。”

转眼已是三月。

距离赵政的冠礼只剩一个月的时间。

按照秦国祖制,冠礼之日,便是秦王亲政之时。

因此,赵政需要提前去秦军大营操练兵马,了解军机事宜,以备日后掌政之用。

蓝田在咸阳的东北方,这里是秦军的大本营,亦是秦国的核心之一。

蓝田丛台共有四层之高,登之便看鸟瞰整个蓝田大营。

梁儿跟在赵政和吕不韦的身后,一步一步登上丛台的最高处。

这丛台独立于平原之上,其上的风极大,呼啸盘旋,尘沙漫天。

刚刚登顶时,让梁儿觉得很是不适。

然而当她与赵政一同俯望城下,眼前景象却着实震撼到了她的心。

此刻在他们脚下的,是大秦国的主力军队,亦是除了边关驻军之外秦国的全部兵马。

六十万大军,加上边城的四十万,这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赫赫有名的秦国大军刚好整整一百万。

如此庞大的军队,且不说六国无一可比,就算是在世界历史上,这都是少有的。

梁儿不免暗自唏嘘。此时,在地球的另一端,亚历山大大帝的军队就集结了可怜兮兮的5万人,就算是到了后来最为强盛时,罗马军团也不过几十万人而已。

秦以黑为尊。

当六十万秦兵统一身着黑色软甲,齐齐跪于赵政脚下,震天高呼“大王万岁!秦国万岁!”的时候,梁儿只觉血脉喷张,仿佛也被激起了无限的爱国热忱。

战国七雄并立几百年,各国征战杀伐,大起大落,却一直唯秦独尊。

而梁儿,她就站在这样一片让人骄傲的土地上,就站在赵政那个值得信任值得追随的秦王身后,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。

此时此刻,她不再有一丝迟疑。

从前在朱家巷的劫难、咸阳宫的明争暗斗、屯留战场的生离死别,那些曾令她生出质疑退缩念头的过往,都在蓝田的丛台之巅随风而逝。

从今日起,她不再想只做一个历史的看客。

她将真正视自己为秦人,与大秦国共存亡,与秦王政同进退,六国之土,终归于秦,一统四海,称霸天下。

吕不韦身为大秦相邦,掌军政两权,此番自是由他来给赵政介绍军中详情。

“我大秦兵士从不着战盔,只依爵位等阶以饰以玄色头巾、或头戴黑帽。亦不着重甲,只依军种着软甲,而有的甚至连软甲也无。大王可知此是为何?”

吕不韦眸光炯然,问向赵政。

古时凡是男子皆好战,如赵政这般雄心壮志的君王更是如此。

可他做了九年秦王,今日才终于登上这蓝田丛台,第一次亲眼见到真真正正气势磅礴的大秦雄师,他此刻的心情亦是激荡不已的。

赵政双眼一刻也不肯离开他眼前的六十万将士,却也乖乖回答了吕不韦的问题。

“身上的防护越少,就越会激起士兵的生存本能,他们会更加奋勇杀敌,在战场上求以自保。”

吕不韦满意点头,继续说道:

“孝公时,商君便已规定,大秦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一个首级,便可获爵位一级、田宅一处和仆人数个。斩杀的首级越多,获得的爵位就越高。而在军中,爵位高低不同,每顿吃的饭菜也不会一样。三级爵有精米一斗、酱半升,菜羹一盘。两级爵位的只能吃糙米,而没有爵位的就连填饱肚子也难。军士在战前和战后,也都要大量饮酒,使精神亢奋。要么战死疆场、要么加官晋爵……”

梁儿的眼也同赵政一样,眼神始终落在城下的泱泱大军之中,心中感慨无限。

世人都说,生死有命,富贵在天。

可这句话,在秦国应是没有人信的。

诸子百家,秦是战国七雄中唯一选择尚“法”的一国。

儒家信“人”,道家信“天”,而法家则是信“自己”。

秦人相信,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一切。

而男子上阵杀敌就是改变命运最佳的一条捷径。

太多人也因此从一个无名小卒,一路官爵加身,甚至为将封侯。

秦昭王时,著名的战神白起就是从一个小小的陷阵士,靠着军功最终成为了秦国万人敬仰的大将军,统领四十五万秦兵,在长平灭尽了赵国四十万主力。他的战功被千古传诵,直至两千年后依旧未绝。

也因此,别的国家都要费神征兵,而秦国的男子却都抢着投军。

史书曾说,秦人听说要打仗,就顿足赤膊、急不可待,根本无所谓生死……

也曾有人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:

他们不戴头盔不穿盔甲,奋勇向前,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,就如以卵投石……

他们左手提着人头,右臂夹着战俘,疯狂的追杀着自己的对手……

也难怪六国历来都称秦军为虎狼之师。

战场上的秦人个个都似嗜血猛兽一般,哪还有半点“人”的样子?

如此秦军,敌军岂会不怕?

时至辰时,吕不韦将赵政引至观阵台。

随着战鼓铮铮,不远处巨大的玄色的军旗在空中挥舞,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快速列阵。

“大王请看,军阵的前后各有三排弩兵,前方的负责远程攻击,而后方的则用以防止敌人夹击和偷袭……”

对于这些军事阵法,赵政听得认真,梁儿也是颇感兴趣。

然而吕不韦站立的位置挡住了她的视线,她只得偷偷侧头,看向吕不韦所指的方向。

梁儿心下觉得有趣,那三排弩兵轮番射击,像极了欧洲火枪手的攻击方式,如此一看,秦真是先进于他们太多。

“为增加射击的速度,弩兵不穿盔甲,但在弩兵之中编制了身着战甲手执长矛的步兵,可以保护弩兵,防止被冲至前方的敌人伤害。在军阵的左右两翼,也各有一列士兵面向外侧。他们可提防大军的左右两侧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……”

梁儿垂眸,定定看向下方的军阵中央。

有前锋,有后卫,有两翼,在这四面围绕之下的,便是整个军阵的主体。

“我们的主力由三十八路纵队组成,其中有战车六十四辆,与步兵交错而置。值得一提的是,我大秦的战车较六国窄小得多,却仍备了四匹马拉动,速度之快,堪比胡狄的骑兵。战车上除了一名驭官,还有配有兵器的士兵两人,相较于骑兵,更可近身攻击。”

至此,赵政唇角微挑,眼神奕奕的问向吕不韦:

“这可是屯聚阵?”

吕不韦微微俯首。

“大王高见,正是屯聚阵。”

他复又举眸望向军阵:

“兵法有云,此阵未开,坚若磐石;此阵若开,利如万刃。进可攻,无坚不摧;退可守,固若金汤……”

此时,有军士呈了一支长矛上前。

吕不韦双手接过长矛,将其交到赵政手中。

“大王,这便是早前老夫与你提及的'物勒工名'。我大秦的每一件兵器,从最底层制造它的工匠、到丞、再到工师、直至最后负责审核的相邦我,都要一个不落的将名字刻于其上,如此,无论哪一环出了问题,都能可以找到与之相关之人,往后便无人再敢缺工少料。”

赵政修长的手指抚在长矛上赫然刻着的“相邦吕不韦”几个字,对他这个想法似乎极是认同,挑眉道:

“嗯,兵器乃争战之本,仲父大人此行甚好。依寡人看,往后不止兵器,我秦国所出所有物件,樽盏器具,丝纱锦布,都可效此之法,仲父大人觉得如何?”

闻言吕不韦淡笑俯身。

“大王英明。”

站在一旁的梁儿也将视线落在了赵政指腹下的那几字上。

“相邦吕不韦”……

她暗自冷笑。

赵政即将冠礼,按照历史,不出两月吕不韦便会丢了他引以为傲的相邦之位。

待他失权身死,刻于这兵器上的一个个名字岂不讽刺?

关闭